時間:2019年10月8日12:10-13:30
地點:長庚大學管院大樓6樓醫管系會議室
主講:心曦心理諮商所 李吳澤心理師
講題:人生好難,壓力來臨時我們如何自處
醫管所研究生心理座談邀請到心曦心理諮商所李吳澤心理師來演講。在演講一開始,講者向我們提問:「你是怎麼知道自己有壓力的?」,同學們回答:「事情絕對做不完」、「感覺有肚子痛、頭痛、胃痛」、「心情暴躁」、「平時不覺得厭煩的事突然覺得厭煩時」等答案,接著又問:「那會怎麼解決壓力的呢?」,李諮商師講述他的例子,在他寫研究所論文時曾連續看了六部恐怖片來紓解壓力,當看完第六部恐怖片時壓力也消失了。每個人選擇面對處理壓力時的反應不同,大略歸類三種方式,第一種:戰鬥,勇敢面對壓力源,人們知道不解決壓力源,壓力就會一直存在,不論做任何紓壓方式,壓力就在那等你,所以不如想辦法根除、解決;第二種:逃跑、逃避行為,轉移焦點,先去做可以讓自己分心、愉快的活動,當真的覺得自己可以面對壓力源時才有動力去面對;第三種:不知如何解決,頭腦也無法思考任何事情。
壓力反應說明了一個人如何跟壓力相處,第一期為「警覺期」,民眾開始警覺開始出現不同的反應,不管是心理或生理上,都開始跟平常的自己不一樣了;第二期為「抗拒期」,這時期就會出現上述所說的逃避行為,有些就找到方法跟壓力源和平共處,有些就一直在此階段循環;第三期為「耗竭期」。壓力其實是一個循環的過程,從對自己能力的不信心衍伸為對未來感到迷茫,大多數民眾都有相關經驗,不管是經歷哪一時期。李諮商師建議我們平時就要建立回到「恆定」的機制;原則一:從「失控」到「自控」,有人是逃避他人的關心,將自己關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跟自己相處,自己找方法跟自己的壓力共處,有人是無論如何都想從他人那尋求安慰的話語或行為,進而大肆宣傳希望得到想要的結果。而李諮商師提出一個方法,面對壓力第一件事就是先讓自己慢下來,深呼吸,從想法上開始循循漸進讓自己一步一步解決,像是:如果三天後有個重大報告需要發表,有人會說,只剩三天我該怎麼辦?有人會說還有三天,那這三天我該怎麼安排呢?不同的想法會激發不同的結果;原則二:越是壓抑,壓力越大;原則三:培養安全堡壘,你需要有人可以商量。
而個人特質也會與壓力因應的關係相互影響,李諮商師為我們介紹了三種依附關係,第一種「焦慮依附關係」,這類型出現的行為有很害怕被拋棄,覺得隨時隨地都會被拋棄,進而不斷的想確認、掌控情況;第二種「逃避依附關係」,這類型會不喜歡甚至拒絕與人相處,覺得跟任何人太親近都會被傷害,所以在一開始便會逃避相處;第三種「安全依附」,有自己的安全堡壘(secure base),充滿穩固的安全感。
你可能會想說:「為什麼明明這些我都知道,但就是做不到?」,李諮商師說:「會不會其實在努力找方法解決壓力中卻讓壓力更大了呢?」 從前我們只被教導面對壓力要努力解決它,絕對不能逃避、逃避不是良好的解決之道,卻從沒想過在這過程中反而讓我們得到更多壓力。由於壓力並沒有確切的解決方法,每個人面對壓力有不同的反應,產生的結果也不一樣,需要靠自己或是借助他人的力量,找到與壓力共處的平衡點。
最後,李諮商師分享了一項研究,在感到有壓力的民眾中有43%的人因壓力而死亡,但,在這43%都是覺得壓力會造成死亡的,而另外57%沒有因為壓力而死亡的人,都是覺得壓力不會造成死亡的。如果壓力是一種提醒;那面對壓力,我們是不是可以坦然面對,不用抗衡、不用壓抑了。
[碩士班陳力慈供稿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