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【系友的話】B00 吳佾燐

ImgDesc
 醫管系104年畢業
 104年長庚大學畢業典禮畢業生致詞代表
 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106年畢業
 2017年考上長庚醫院行政中心供應處
 
 
 
 
 
 
有關一、二年級的我
      拿到成績單確定成為大學生的我,陷入矛盾,對自身能力沮喪,對脫離考試感到片刻欣喜,對未來何去何從產生徬徨,「我為甚麼來到長庚醫管系?以後怎麼辦?」我每天問自己不下十遍。
      剛上大學的宿營,是最瘋狂的時候,我假扮不吻合自身個性的模樣,口中是過去不熟悉的語氣,以此期盼融入我的新環境,結果,我當上班代,跟班級產生交集,交了一個男朋友,然後每天早上覺得「快樂充實」,晚上覺得特別「寂寞空虛」。
      做著別人的期間,我忽略我的課業,假設這一切與我無關,認定這不過是半推半就的結果,感到自己受到不自由的逼迫。然後,我拿到大學期中考的成績單。嚇人的分數說明了我對自己的放縱、不在乎,我大哭一場。更甚,我發現我還是無法融入我的同學團體。
      「這就是我要的嗎?如果不是,那我想要什麼?」我開始嘗試整理我自己,我跟我不喜歡的人分手,離開不相合的小團體,對於逃避了許久的矛盾,我開始試著面對它。我開始研究到底醫管系是什麼,思索為何要留下,不然,應該去哪。我找人討論,嘗試明白我在哪裡。最後,為了「有機會幫助更多人」,我留了下來。
 
有關三、四年級的我
      就算有目標,往前走的過程,總是感覺特別漫長。
      我時常為了時間感到焦躁,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是小大一,又要準備踏入下一個人生階段,我空下來的每一刻都在恐懼跟焦慮。所以我讓自己的每天塞滿課程、工讀,從早上第一門課開始,到晚上十點回寢室,我都在忙著,用忙碌假裝充實,忘掉那些不願意想起的事。
      但一切都不是我想的那麼簡單,時間和現實的壓力依舊如影隨形,逃到天涯海角也沒辦法脫離。隨著倒數的日子越來越短,最終還是無處可逃。
      所以,我逼不得已得做點什麼,我參加校內的職涯規畫講座,那對我了解自身的特性有極大的幫助,我還選擇實習,去瞭解我可能的工作場地,除了校內安排的醫院實習,我額外申請去公部門,然後在這段寶貴的時間裡,我努力觀察這些地方,工作模式、氛圍、互動,找人聊聊我喜歡什麼,不喜歡什麼。
      最後我做了一些選擇,決定未來想在長庚醫院工作,為了這個目標,我又多做了一些人生規劃,包含讀研究所,加強自己的某些能力,不過,這些都是後話了。
      每個人的人生路徑興許不同,但那些曾經的糾結卻可能如歷史反覆,所以,我選擇最先分享的是上面那些抽象的變化。如今已走過那些時刻的我,回想起那些曾經的心境轉變,仍覺得有許多的難以言喻。
      如果看完了上頭的故事,對這樣的我大學做了甚麼,怎麼做的,還有那麼點興趣,也許你可以再看看我接下來要分享的後話。
 
有關雙主修
      我期待自己可以在醫管領域上有所成就,我與系上的老師討論,對我而言哪些經歷會有幫助,發現知識和實務都要進行會更有幫助。
      在加強知識層面,校內提供的資源其實相當豐富,雙主修、輔系、學程等,都可以作為管道。實務上,系上提供的實習機會很多,校外可以參加的也不少。跟老師討論從哪邊下手,會很有幫助。
      大二的時候,我開始雙主修資訊管理學系,我計劃自己要四年完成,要達成這個目標,我建置了一張EXCEL表格,按照學期擺上必修與選修學分,計算我所需的畢業學分,並且每學期結束,我都會透過校務資訊系統再次確認已得學分。
      學期初我總在醫管系與資管系的系辦來回多次,力求對雙主修的規則更為明白,課程安排時,我把可以修的必修都先排上去,再來挑選希望的選修、通識,每個時段,我都挑喜歡的課兩到三門,以避免沒選上課程造成空堂,超修的決心是要有的,一個學期最低學分要設在25學分最安全。
      排課問題解決,也只是個起點,課程的開始才是最折磨的時刻,為了要能避免期中、期末爆炸的問題,我要求自己所有作業三天內必須完成,手機、筆記本這些幫助安排工作的工具對我很有幫助,我盡量每天都能完成一樣作業,對於疑惑我盡量提早向老師詢問,越早解決越好。
      大學四年,我幾乎都沒熬夜,偶爾的放縱,是跟室友一起跨年的時刻。第四年畢業的時候,我拿到了198學分,班排名第6。
 
有關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
      有興趣的事情,不要放棄,不要為了他人的否定就放棄嘗試。
      大一課程中,老師們曾多次提及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,計畫提供的獎助金讓我躍躍欲試,雖然我知道雙主修已令我焦頭爛額,但我仍舊捨不得放棄這樣的機會。
      在大二下我找了莊玉如老師擔任我的指導老師,開始了我校園生活的新課題。
      為了要讓自己持續有所進度,我要求自己每周找時間與老師面談,研究題目的尋找真的是很令人困擾,常常一周過去,我感覺自身原地踏步,但能有人督促真的是非常令人感動的事,多虧老師每個禮拜與我面談,這樣的困境倒也沒真正影響計畫,讓我最終仍有幸成功獲得科技部的研究計畫。
      找題目要從有興趣的地方著手。起初,我依著這樣的想法看了許多相關的研究,讀PAPER的能力和耐性,也就在這慢慢磨了出來,時不時我會讀到特別有趣的文章,然後一個過嗨就偏離了原先主旨,好在老師總能幫我重新走回正軌。
      利用PTT、WORD、EXCEL這些工具幫忙整理讀過的PAPER其實很便利,可以省下重新閱讀的時間,也幫助你對自己的想法更有系統性,引用文獻時也容易。提早開始進行研究計畫,不僅讓我在大學期間獲得不少獎學金補助,還能在畢業前有餘裕做文章調整,也讓我大四時的畢業專題海報呈現更為輕鬆,甚至有時間準備踏出下一步旅程,準備考研究所。
 
有關臺大研究所考試
      研究所的入學方式有兩種,一是推甄,二是考試。推甄的機會多是留給那些成績拔尖的同學,如我這般成績不在頭三位的,著眼於考試會更為實際些。
      推甄前,我從學長姊的手上獲得了許多範本與參考資料,口試題目也多次與老師們詢問、討論,只是最終仍只得了備取1的名額。
      面對考試,我許多同學都是前往補習班進修,但因為經濟的因素我只能自習,我先花了些時間打聽過去曾出現的題目,了解考題方向,在網路上,也有許多過去的學長姐資訊分享。我將老師們所講授的講義作為主要複習工具,並且從中再整理一份更為精簡的要點,其次再額外買了考題來做練習,出現次數較高的概念,就更應該謹記。
      作答時,系統化的作答方式會較理想,列點、表格整理都會是比較好的做法,為此,我自己整理了不少觀念的分類表格,對後來考試前總複習和作答都很有幫助。
      面試那天,服裝儀容的整齊是基本,老師們問的問題主要環繞在學業成績和研究,有一起面試的同學時,還會問到你對對方的印象,或是誰比誰優秀一類,口出善言、不多言,對自己才會是最有力的。
 
      答應老師要完成的這份文字,竟也默默過了半年才真正成型。
      想了很久,一直不確定自己應該要寫的、表達的是什麼,我還在對我的人生摸索,最近也才剛要踏入我人生新旅程。所以,我想我也就只能分享曾經的我在糾結什麼。如果有那麼一兩個跟我曾掉入相同迷惘的人,說不定也能有點幫助。
瀏覽數: